△清河分局与东城、西城、海淀、通州四区司法局
签署共建协议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集中签约仪式,是双方深化安置帮教合作的新起点和新突破,为我们共同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与东城、西城、海淀、通州4区司法局签署了战略共建协议,拉开了监地共同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矛盾共治、优势互补”的跨部门、跨区域的司法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序幕。
清河分局党委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与15个区司法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法工作部签订战略共建协议,联合制定工作协同指引,建立“联席会议定期开,信息动态季互通,协作成效季评估”常态化运行机制,在党的建设、业务交流、干部培训、课题共研、风险联控等领域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夯实首都司法共治根基,集聚司法行政力量,协同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在共建协议指导下,分局所属各监狱党委与相关街道司法所进一步密切沟通、深化联动,在释放衔接、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具体业务上强化协作,构建监地协同治理闭环,打通基层协同治理神经末梢。
蛇年春节前夕,在某监狱会见大厅,一名罪犯在看到步履蹒跚的母亲以及搀扶着母亲的妻子和年幼孩子的那一刻,泣不成声,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悔不当初。“监狱要对罪犯实施惩罚,更要把他们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现场组织亲情帮教的民警表示。这次亲情帮教正是各监狱党委立足用心用情改造罪犯,联合基层司法所创新“靶向式”亲情帮教模式,开展的节日期间团体亲情帮教专项活动之一。在活动中,多名家属积极参与,协助监狱教育罪犯努力改造、感恩亲人、回馈社会,努力实现“改造一个罪犯,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
共建单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监地矛盾纠纷摸排联调机制。监狱成立由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突击队,对摸排出的在押罪犯子女抚养权纠纷、债务纠纷、与执法人员纠纷等狱外矛盾,与司法所及相关街道组建调解组,通过“狱内摸排+社区走访”联动机制,提前对接释放衔接预案,促进矛盾化解,消除社会面风险问题,努力实现从狱内矛盾化解到社会关系重建的无缝衔接。
“守法是一种思维习惯,法律思维是我们创业成功、生活幸福、教育好子女的根本保障”,在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的教室里,监狱民警正在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治教育。这是由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廊坊市三地联合举办的社区矫正对象专项教育活动。在这次教育活动中,由清河分局党委选派在全局业务比武中成绩优秀的党员民警教师组建“讲师团”,从法治道德、纪律规矩、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为三地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5场专题讲座,在社区矫正对象中收到积极反响,有效推动了京津冀社区矫正工作协同发展。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监地两地共建单位党组织建立的“监地联合矫正”机制。同时,共建单位还探索构建了“靶向矫治”实践体系,针对暴力犯罪、涉毒犯罪等重点人群,监狱“讲师团”民警教师协助司法所干警研究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联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教育,有效提升社区矫正人员遵纪守法率。
聚焦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建设,共建单位党组织还创新构建了“监地师资共育、矫正技能共研、教育成果共享”的融合发展机制,打造“三维课堂”赋能司法所干警。监狱民警“讲师团”与司法所联合研发社区矫正人员法治教育、心理矫正、行为干预等精品课程,采取“集中轮训+跟班实训+线上点训”模式开展培训。累计举办“矫正技能大讲堂”8期,覆盖司法所干警500余人次,特别是“个别教育谈话技巧”实训课受到了司法所干警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