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党建·促发展】深挖“蓄水池” ,激活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5-05-06



图片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潮白监狱四监区民警平均年龄只有34岁,是一支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年轻团队。四监区党支部从青年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挖人才培养“蓄水池”,打好青年民警培养组合拳,引导青年民警在监管改造的火热实践中岗位建功、成长成才。


图片


党旗指引  立好人才成长“方向标”



图片

△监区党支部组织青年民警参观清河场史馆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新警一入职,党支部就组织民警到清河场史馆开展传统教育,让民警在参观见学中感悟清河从建场之日起就是为了保卫党中央和新中国的初心使命。同时,邀请离退休老党员讲党课,带着青年民警共同追忆老一辈清河人自强不息、战天斗地,在盐碱荒滩上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支部班子带头宣讲“听党话 能吃苦 勇争先”的新时代清河精神,鼓励青年民警积极参加主题宣讲、演讲、征文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引领青年民警站稳政治立场,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自觉增强奋进新时代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新时代清河精神感召下,每当监区遇到紧急值班执勤任务时,青年民警放弃休息时间,主动请缨、勇于担当。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两名新警主动要求留监区执勤,学习借助节日契机改造罪犯的方式方法,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清河精神。


图片


机制推动  用好成长成才“催化剂”



图片

△组织师徒签订“传帮带”协议书


在监狱党委指导下,支部改进传统的青年民警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勤交流”“展风采”,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用好“传帮带”传家宝,根据每名新警的性格、专长,指派两名素质过硬的优秀党员分别担当政治师傅和业务师傅,对民警全方位教育帮带;搭好“勤交流”连心桥,支委组织开展“听青声 聚青力”座谈交流,引导青年民警讲经历、谈想法、说诉求、聊困惑、作规划、献良策,及时解疑释惑、提振精神、坚定信心;建好“展风采”平台,常态化开展“案例分析谁在行”活动,支部安排青年民警对典型案例进行“以案析理”,支委班子成员逐一点评,大力营造钻研业务的氛围,培养青年民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支部探索建立多岗位锻炼培养机制,在保证业务工作持续稳定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负责狱内侦查、计分考核、刑罚执行等业务的民警进行岗位轮换,并将业务突出的民警推荐到科室学习锻炼,让民警经过多岗位锤炼,成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多面手。


图片


聚焦主业  构建成长成才“强磁场”



图片

△青年突击队召开“听青声,聚青力”主题座谈


围绕主责主业,支部建立了“安全排查”“个别教育”两支青年突击队,由支委班子担任队长,引导青年民警将成长成才与改造罪犯的中心任务主动契合。“安全排查突击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农景山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作细节,及时发现罪犯改造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支部抓住培养的有利契机,悉心指导、鼓励和支持民警主导完善相关改造活动,既提升了民警业务能力,同时增强了执法信心。支部副书记连振远作为“个别教育突击队”的队长,带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能手”常铭轩、“狱侦能手”高梓祯、“评估能手”肖宇,建立起一套“摸、疏、准、化”罪犯管教机制,同时,突击队创新开展“剧本表达+话剧表演”的教育改造方法,组织罪犯成立剧本兴趣小组,在支部严格政治把关后组织排练,心理剧《生死》获得全局剧本创作表演比赛一等奖。


在党支部的正确引领、悉心培养下,四监区被市局评选为“青年先锋号”,一批青年人才在岗位上施才建功、脱颖而出,1名同志荣获“首都监狱戒毒卫士”,1名同志连续两年获得“市局优秀管班民警”,5名同志在市局举办的业务比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图片


稿件来源:潮白监狱





上一篇: 【融党建·促发展】监地联动 共治共享
下一篇: 【融党建·促发展】对外窗口“警色”好 执法为民“成色”足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