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沙漠中的“种树人”

更新时间:2023-05-04


在同事眼中,她是“专业人”。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心理学,这为她的工作打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功底。


在戒毒人员和家属眼中,她是“咨询师”。她听到了很多戒毒人员真实的倾诉,看到了很多戒毒人员在面对毒品时的矛盾与彷徨,了解了很多家属的痛心与无奈。


在她自己眼中,她是“种树人”。如果说戒治工作是在沙漠里种树,那么她想在沙漠里种出一片绿洲。



她,就是北京市监狱(戒毒)局戒毒教育处民警黄宗祯。

源于热爱

刚参加工作时,作为基层监所的心理咨询师,黄宗祯以每周1-2次的频率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明白,仅依靠理论并不能真正的帮到这些戒毒人员,这些人需要的是“读懂”、是“理解”,更需要专业的戒治工作者。为此,在调入局机关工作后,黄宗祯决心要把戒治一线实际与心理专业技术结合起来,最大化地应用到戒治工作中。  


“当时,国内还没有适用于戒毒人员的量表,我们民警工作时大多都是凭经验、按惯例,不仅影响对戒毒人员转变效果的判断,也不能全面客观评价民警所用的戒治方法是否有效。”黄宗祯说。


为此,她主动承担起解决戒治评估工具不足的问题。由于不了解专业量表的编制方法,她就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硕士,跟随专业老师学习量表编制技术,当时恰逢孕期,她依然坚持每天下班后研究和学习两个小时。源于热爱,她把产假变成了“学期”,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钻研业务。同事们都问她坚持的动力在哪里,她笑着说,因为热爱,所以充满动力。

成于使命

为了提高量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黄宗祯大部分时间都扎在基层一线,观摩记录戒毒人员的团体活动,现场访谈民警和戒毒人员,开展数据分析千余人次。


量表成型后,还需要经过多次试测、修订。一个词语一个字都可能会影响到量表的数据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面对如此繁琐的工作,黄宗祯丝毫没有放松要求,反复和专业民警、学术专家进行探讨,字句斟酌,只为了让测试结果离事实更进一步。


就这样,在6年左右的时间里,她和团队共同研发完成戒毒人员《动机量表》《高危与保护性因素量表》《分类矫治评估表》《问题行为量表》等10余个量表。如今“菜单式”的评估工具已经覆盖了戒毒人员的戒治全过程,上千名戒毒人员使用了这些量表,帮助民警准确找到戒治靶点,并匹配上相应的戒治方法。很多民警都说:“如果说评估工作是整体戒治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那么科学的量表工具就是这项工作的‘定海神针’,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忠于责任

黄宗祯深知,对工作的认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工作的理念与方向。所以,她一直坚持对前沿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并在工作中反复实践验证。为了将民警掌握的教育方法和心理技术在预防戒毒人员复吸中发挥最大效用,黄宗祯广泛搜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引入了“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以及“动机-技能-脱敏-心理能量”(MSDE)戒治干预系统方案,帮助民警实际开展工作,始终不偏离戒治的主线。为了帮助民警练习转化心理专项技术,黄宗祯在夯实培训练习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化开展戒治案例督导的工作模式。通过结合戒治技能练兵比武、项目训练师评比等活动,确保一线戒治民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练了什么,就用什么、评什么”。此外,黄宗祯还多次对评估工具实操、分层分类戒治、跟踪督导人员回访调查以及心理技术运用等内容向一线民警讲授答疑,有效激发了民警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她说,既然负责戒毒人员心理评估与戒治相关工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加工作以来,黄宗祯共获得3次嘉奖,1次局级“三八岗位能手”,2022年被评为局级专家型民警、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心理矫治专家。多篇理论调研成果在全国戒毒系统交流,受邀为清华大学学生讲授药物滥用与依赖主题专选课,并撰写司法部统编教材部分章节。





“如果说戒治工作是在沙漠里种树,那么我想在沙漠里种出一片绿洲。”





上一篇: 致敬!首都监狱戒毒系统的“白衣天使”
下一篇: 抽丝剥茧觅真相 攻坚克顽守正义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