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柳林监狱八监区承担着教育改造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女性罪犯的重任。面对人员结构特殊、管理风险高、改造难度大的严峻挑战,八监区党支部始终秉持“小监区连着首都大安全”的政治自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统筹推进队伍建设、规范执法、创新矫治与廉政建设,筑牢监管安全的坚固防线。历经三千多个日夜的坚守,累计成功改造近百名罪犯,用巾帼铁肩扛起了教育挽救的重任,为平安北京建设注入了坚实的“红色动能”。
培根铸魂强根基
凝聚“一条心”锻造忠诚铁军
面对青年民警占比高、女警群体情感细腻的特点,八监区党支部以“思想引领+温情管理”双轮驱动,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团结奋进的队伍。

△八监区党支部召开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
“学”字当头,深学细悟筑忠诚。开设“青年学习讲堂”,成立研学小组,青年民警轮流登台领学,通过“集中研学+专题党课+互动研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支委成员担任青年民警的思想辅导员,通过“面对面讲评”精准指导、“书写回信”暖心解惑,把稳青年民警“思想之舵”,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育”字为要,温情管理聚合力。创新“一总三分”队伍架构(支部书记统筹、支委分工落实),结合女警情感需求,开展“石榴籽”学习讲堂、“石榴私信”谈心活动,通过政治家访、一对一交流掌握思想动态,让“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的团队文化融入日常,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显著提升。“带”字聚力,典型引领树新风。挖掘民警身边的“改造能手”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高涨。
党建业务双融合
下好“一盘棋”推动提质增效
党支部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以“三个抓手”激活发展动能,推动改造工作提质增效。抓规范执法,拧紧“安全阀”。

△八监区党支部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工作
建立“支委研学”机制,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先学先研最新执法制度,结合监区实际提炼操作要点,通过“案例复盘+流程讲解”为民警厘清执法边界,确保每项工作于法有据、规范有序,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抓能力提升,培育“多面手”。推行“导师选配”制度,从骨干民警中选拔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业务导师”,按“搜身技巧”“个别谈话”“计分考核”等细分领域动态匹配青年民警,通过轮岗实训、实战带教,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抓细节管理,织密“防护网”。创新“五式排查”工作法(对抗式、腾空式、地毯式、突击式、夜查式),常态化开展清监行动;细化搜身流程、固化管理制度,严把违禁品流入关,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物防、人防基础持续夯实,监管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创新驱动显特色
激活“一池水”探索改造新路
针对女性传染病犯心理敏感、改造难度大的特点,八监区党支部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打造“党建+创新”特色品牌,推动改造质效全面提升。深挖内部潜能,创新矫治模式。引导青年民警发挥专业特长,推出“美术疗法”心理矫治项目,通过绘画创作疏导情绪、矫正认知;融合内视疗法、沙盘游戏、正念训练等心理技术,创新脸谱涂鸦、非遗手工等特色活动,其中“美术疗法”被列为监狱重点教育项目,成为特色改造品牌。借力外部资源,拓展矫治路径。对接高校及社会机构引入漆扇等非遗项目,与在京监所交流先进改造技术,推动民警主动参与创新实践。近年来,16名民警获评局级“优秀管班民警”,改造质效显著提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严字当头守底线
绷紧“一根弦”涵养清风正气
党支部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以“三个维度”筑牢廉洁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精准廉政谈话,抓早抓小。针对新入职民警“激励谈”树导向,对晋升干部“鼓劲谈”明责任,对家庭变故民警“关爱谈”送温暖,对苗头性问题“提醒谈”早纠正,近三年开展谈心谈话50余人次,实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

△开展“勤廉书画润初心 学习教育筑根基”主题党日活动
沉浸教育润廉,入脑入心。开展“勤廉书画润初心”等主题党日,通过观看警示片、上廉政党课、参观教育基地、创作廉洁书画等形式,推动廉洁理念入脑入心,党员民警政治定力、纪律意识持续增强,廉洁从政根基更加牢固。
在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八监区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改编自转化重点罪犯事迹的法治故事《学步》获北京市法治故事大赛一等奖,成为教育改造成果的生动缩影。

稿件来源:前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