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于一段“没有问题”的对话
我没有任何问题 我就是来配合工作的 我的情况呢,挺稳定的 我的家庭呢,没什么负担 我的工作呢,挣得不多但也算稳定 至于戒毒,我感觉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短短几句话 带着6个“我”字和各方面的“没有问题” 在心理咨询师孟老师看来 这又是一个“梦中人”
“跨界”而来的客人
立秋后的一天,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驻丰台区六里桥街道“蒲公英”戒毒康复指导站,迎来了一位“跨界”而来的特殊客人——社区戒毒人员大宁(化名)。
说起大宁的来历,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
这天,街道禁毒社工邓老师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大宁的妻子连续哭诉了20多分钟,最后留下一句话:“求求你们帮帮他,只要他活着,活着就行!” 接到这个电话,邓老师有些束手无策,于是找到了20公里外的天康所驻六里桥街道“蒲公英”指导站,希望“跨界”帮助解决大宁的问题。
天康所立即响应,派出驻站的李警官和专业心理咨询师岳警官、孟老师组成帮教团队,着力解决大宁的心理问题和家庭关系修复难题。
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曾几何时,大宁也称得上是个“人生赢家”:出生在北京,父母又都是大型企业的职工,他从小衣食无忧;作为家中的幼子,父母、兄长更是对他疼爱有加。 青年时代的大宁,生活水平可谓“遥遥领先”。家境优渥、出手阔绰的他,身边总围着一帮哥们弟兄,性格日益猎奇、虚荣,也因此沾染上了毒品海洛因。
勉强混得高中文凭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大宁进了同一系统单位工作。本可以一路躺平的人生,却因吸毒变得支离破碎。
一朝迷梦难唤醒
长达20年的吸毒史,“多进宫”的斑斑劣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导致大宁情感脆弱、易激惹,还一度抑郁。 想要唤醒多年的迷梦,谈何容易!
在正式接触前,帮教小组、社工邓老师与大宁的妻子进行了详细访谈,了解到:因吸食海洛因,大宁长年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着“透明人”的角色。他年近90岁的老父亲也曾感叹:“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他戒毒的那一天。”
第一次见面,大宁连续发出6个“没有问题”,给长期从事戒毒心理工作的孟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现出极强的不信任感,反复询问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言语中流露出“我吸毒也不会失去什么”。
为了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咨询师带大宁回顾儿时经历,启发他思考“幸运是否会永远伴随身边”。 大宁从一开始的夸夸其谈变为了默不作声。
蓝色空间开始打开
一个月之后,第二次见面。大宁主动告诉咨询师上次留下的问题让他触动很大,如果再吸毒工作就会保不住,母亲去世时的遗憾绝不能在父亲身上重演……
咨询师肯定了大宁的想法,带他进行了自身资源的探索,鼓励他按照自身、家庭、社会的顺序逐步改变,帮助计划了戒烟、锻炼身体、分担家务等小目标,一点一滴地构划着新生活的蓝图。
大宁也有了改变的动力:“一直以来我是幸运的,但好运气也有用完的时候,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幸福一直相伴。”
听到这些,一直在门外等待的妻子,嚎啕大哭。
天康所李警官与街道禁毒社工邓老师还在为心理帮教协调联系、搭建平台;心理咨询师岳警官和孟老师也在为下一次访谈调整方案……
但我们相信,“蒲公英”戒毒的种子已在大宁心中种下,点燃了希望!
我们不仅戒毒 还传播戒毒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