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在女子监狱持续升温

更新时间:2024-09-09


今年6月,北京市女子监狱ACT接纳承诺改造项目被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罪犯关键性矫治技术”,并作为全国孵化基地。


图片


01


什么是ACT?


接纳承诺疗法(AC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教大家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痛苦,从而追求幸福的方法。ACT是“接纳Acceptance、承诺Commitment和治疗Therapy”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基于一系列心理学原则,通过‌正念、接纳、‌认知解离、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过程,帮助来访者处理负面思维和情感。


02


ACT在女子监狱是怎么发展的?


早在2017年,北京市女子监狱率先引进这一技术应用到罪犯改造中,引导罪犯正视人生当中的苦难,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接纳个人的不足和缺陷,引导他们通过有价值的行为找到人生意义,而不是逃避或一味的懊悔。

图片

7年来,ACT在女子监狱持续升温,通过ACT的六大核心技术,即完全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以己为景、明确价值、承诺行动,结合罪犯改造的实际和个体差异,以“夯基础、育人才、明规范、促认证”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ACT改造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截至目前,监狱累计开展该项目60余期,参与罪犯1000余人次。通过活动,更多的罪犯适应监狱生活、积极地投入改造生活,并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03


ACT的实践与效果如何?


在实践中,监狱积极探索ACT在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中的运用,针对不同的罪犯类型,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帮助罪犯接纳服刑改造事实,澄清人生意义价值,然后付诸有效积极行动,促使罪犯养成积极服刑心态,罪犯小D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年仅21岁的罪犯小D,因故意杀人锒铛入狱。小父母离异,缺失母爱的童年让小D感到没有安全感。幼时因病服用激素类药物造成肥胖,遭到同学的嘲笑、疏远和孤立,平时会不自觉抠手、挠头,入狱前胳膊上有多处伤痕。在日常谈话中,小D常常表达出“我是个废物”、“我是个懦夫”、“我必须惩罚自己”“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的极端想法。

结合小D的实际情况,民警参照DSM-Ⅳ中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经过综合评估,确定她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通过前几次咨询,民警运用ACT中的“认知解离”技术,帮助小D摆脱与负面想法的融合,进行正念解离体验,鼓励该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负面想法,在想法前加上“我现在有这样一个想法——”这句话,在心中默念几次,体验与想法拉开距离的感受,达到把自己与自己的想法分开的目的。

小D一开始有些抵触,对这种疗法比较排斥,觉得这些都是“骗自己”“没用的”,但在民警的引导下,她逐渐认识到“都没用”也是一种想法,也可以用解离的方法与它保持距离,不必认同,于是开始尝试解离方法,发现确实对自己有所助益,能够让情绪不那么强烈了。

随后,民警鼓励小D书写情绪及想法日记,即将日常事件、想法、情绪记录下来,学习关注并识别自身体验,通过“观察性自我”增进自我认知,不管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想法把它们记下来,用观察者的视角客观看待自己的问题,感受方法并交流分享。

民警有针对地灵活运用“六边形”治疗模型,使得小D有效体验了ACT的系列活动,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对成长经历和现在感受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表示能够接纳真实的自己,学会与负面的想法解离。小D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还好我遇到了ACT,让我重新启用新的视角看待人生路,找到了希望。”


像小D这样的案例,在女子监狱还有很多。


民警通过自尊量表的测试数据发现,参加ACT活动前后,罪犯群体的自尊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结合不同量表测试结果发现,罪犯在人际关系水平、自我认知、心理灵活度、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04


ACT的现在与未来


图片

成为接纳承诺疗法全国孵化基地后,女子监狱进一步加强民警专业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专家型民警和核心人才为中流砥柱,以青年民警为后备军力量的专业化民警队伍。在全监范围内开展ACT系统培训,选派部分骨干民警参加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举办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在罪犯改造中的示范应用”培训班,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实践应用,使得民警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爸,这是我的录取通知书!”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