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在你身边的“蒲公英”

更新时间:2023-12-08


安定门、龙潭、建外、八角、古城
西罗园、右安门、六里桥、劲松、酒仙桥
……
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京城街道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以“蒲公英”戒毒康复指导站为依托
用专业的技能、科学的方法
指导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守护老百姓的平安健康
平安过渡的“定心石”
李平(化名)是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督导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之一,在解除强戒后接受三年社区康复。眼看着就要平安过渡到正常生活,却出现了“感情危机”:
年近60岁
曾经吸毒多年
“出钱出力”是他补偿家庭的唯一方式
面对即将退休、“失业”的窘境
他烦闷、焦虑、情绪低落
“不给钱婚姻就会破裂”
成了他内心根深蒂固的执念
“蒲公英”指导站的警官们立即对他进行了家访,并开展心理干预:帮助他分析错误认知,重新审视与妻子彼此信任的感情基础,调整沟通交流模式。
几次访谈后,李平认识到婚姻家庭不能只建立在金钱基础上,逐渐学会了主动沟通、承担家务,“感情危机”得以解除。
再次见到李平,他握着民警的双手说:“警官,您真是我平安回归社会的‘定心石’啊,非常感谢!”
化危为机的“及时雨”
“岳警官,王明(化名)正在街道闹事
他说如果停了低保,他就不活了
社保那边说,他儿媳妇账户有大额资金
因此不符低保条件了
他还以此为由,拒绝接受尿检!”
接到来自禁毒社工的电话,指导站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与街道禁毒社工、社区民警组成三方工作组,开展会商。
民警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戒毒人员心理特点,作出判断:王明闹事不是预谋行为,而是被停社保后的应激反应;“不想活”也只是一种策略手段,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据此,民警提出了“三方协作,化危为机”的工作思路,引导王明思考过激行为的问题,并给他反思己过的突破性劝导。
三方工作组从“情、理、法”入手,宣讲政策、聚焦矛盾、疏导情绪,经过几番配合协作,王明终于认真反思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按时接受了尿检。
作为天康所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的符号
“蒲公英”正在以
一场场科学专业的社工培训
一个个推心置腹的深度访谈
一份份承载希望的督导协议
播撒着"天下无毒"的希望
守护着一方平安
相关联接
“蒲公英”戒毒康复指导站成立于2007年。十余年来,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先后在东城、石景山、大兴等8区建立了23个“蒲公英”戒毒康复指导站,派出专业民警入驻各指导站点,依托所内戒治资源,对京籍强戒解除人员和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防复吸辅导、生活救助、就业帮扶、家庭关系修复、召回治疗等工作。与此同时,天康所积极拓展社会禁毒戒毒服务职能,走进企业、学校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成为了老百姓身边的禁毒宣传员。




上一篇: 依法禁毒,共享和谐
下一篇: 北京市天堂河女子强戒所携手有关单位共同关注女性吸毒人员健康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