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管所首期社会心理适应性矫正项目结业

更新时间:2018-06-15


 

 

 

本网讯  6月9日,未管所首期届临出监服刑人员社会心理适应性矫正项目结业,接受出监教育的服刑人员共计630余人次参加了该项目的心理矫正。  

“管理情绪不仅要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也要重新与对方交流进行解释,遇事更要调整情绪,再去处理事件,就不会有危险的后果。”杨凤池工作室的王晓红老师在最后一节课“消除不良情绪迎接阳关新生活”时说。在这节课开始时,王老师先让服刑人员做了一个“掌声响起来”小游戏,她说:“在这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就要回归社会了,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加油!”但要求服刑人员先预想一下在半分钟之内自己能鼓多少次掌。随后,服刑人员纷纷鼓掌参加互动,半分钟结束时,几名服刑人员进行了告诉王老师:“我原预想半分钟能拍60下,结果拍80下!”王老师告诉服刑人员这是因为开始我们都会低估自己,结果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预期,大家回归社会后只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就会获得比预想更好的成就。然后,王老师给服刑人员播放了《语言与情绪》《安全遛狗》和《堵车》三段小视频,以加深服刑人员对管控情绪重要性的认识。王老师告诉服刑人员处理坏脾气还要经常给火爆脾气提个醒,防止情绪冲动,以避免导致火爆脾气的发生,使行为出现鲁莽失控。据悉,每次授课除了心理常识讲座,还有游戏互动和团体活动,并留有课后作业,以进一步固化社会心理适应性矫正项目的效果。服刑人员贾某说:“参加社会心理适应性矫正不仅有效地缓解了临释前的紧张、焦虑情绪,而且对如何把控自己的不良情绪,认识自我性格,理性处理遇到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据教育改造科民警介绍说:该项目是未管所与北京心易天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原杨凤池心理工作室)合作的社会心理适应性矫正项目,主要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心理辅导,帮助届临出监服刑人员缓解临释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度过出监适应期,提高自我认知、理性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的自信心,每批接受出监教育的服刑人员将接受4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次为8课时。

刘清龙  /摄



上一篇: 青年民警为服刑人员讲述“换位思考天地宽”
下一篇: 服刑人员学习法律知识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