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朱凤刚:一包方便面打开顽危罪犯心结

更新时间:2015-09-28


 

   算上今年,朱凤刚从警已经整整18年了。这18年,他没有休过一次长假,“进了单位手机必关机,谁打电话都接不了。”孩子成长没有他,父母入院他不在……“结婚头几年,媳妇也经常埋怨,现在都习惯了。”说起这些,朱凤刚心中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对家庭满怀愧疚的朱凤刚,现任北京市天河监狱二分监区分监区长,在监管岗位上却干得风生水起、卓有成效。从警18年,朱凤刚长期战斗在监管改造第一线,曾与其他民警一道先后转化了60余名“顽危犯”,参与制定20余项工作制度,完成了119起服刑人员违纪案例的分析,他本人先后荣获市级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狱侦干警等称号。

   谈起转化顽危犯,朱凤刚有说不完的故事。特别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对在“体内藏针”妄图逃避处罚的服刑人员李某的感化改造。

   据朱凤刚介绍,服刑人员李某是一名盗窃惯犯,也是一名不服改造的顽危犯。每逢盗窃前,他都会找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工具在身体内藏针以逃避法律惩罚。

   在入监例行体检时,李某的脾脏查出了问题,市局中心医院为他安排了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在李某体内有一根针离手术位置非常近,就顺便帮他取了出来。然而,李某却一心想以身体内存在金属异物为筹码,保外就医。计划破灭后,他除了闹事不服从管理,还自伤自残,并以绝食相威胁。

   朱凤刚主动请缨,承担起对李某的教育转化工作。为了尽快转化该犯,朱凤刚组织监区民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捕捉一切教育转化的有利时机。

   从该犯的一次会见中,朱凤刚得知,其妻子要与其离婚。“虽然他亲情观念比较淡薄,但他有一个3岁的女儿,监狱方面主动做通他妻子的工作,并安排他妻子带孩子来会见,以此感化他,劝他放弃杂念,好好改造。”朱凤刚敏锐的抓住了这个突破口。

   除了用亲情感化李某,朱凤刚还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入手,慢慢打开李某的心结。细心的朱凤刚记下了李某的生日,并在当天,亲自为其煮了一包方便面。顽固的李某,终于被朱凤刚持之以恒的善意打动,主动找朱凤刚吐露心扉、诉说心里话,并逐渐走上了正常的改造之路。

 



上一篇: 女子监狱QC小组蝉联三连冠
下一篇: 清河分局第五届地区运动会圆满闭幕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