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之周振邦:百姓心中有杆秤

更新时间:2015-09-06


人物简介:周振邦

1925年03月出生,江苏泗水县人

1944年09月1947年05月新四军三师独立旅警卫连 战士

1948年05月1949年01月东北民主联军二纵队六师参谋、排长

1949年01月1950年01月解放军39军117师司令部 副指导员

1950年01月1953年02月志愿军39军117师 指导员、排长

1953年02月1953年10月辽阳市39军干部集训队 学员

1953年10月1954年04月辽宁117师350团2营 副连长

1984年04月1958年04月辽宁大石桥五师14团 参谋

1958年04月1963年04月黑龙江密山农垦局851农场政治指导员

1963年04月1973年10月清河农场583分场 中队长

1973年10月1975年02月清河中学总务处 主任

记者初见周振邦,老爷子神采奕奕,身穿的灰色衬衣虽略显破旧,却很整洁。在接受采访时,周老言语表达顺畅,头脑清晰,丝毫看不出来是一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九旬老人。

抗战时期,周振邦一直战斗在新四军三师独立旅警卫连,保卫时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名大将之一的黄克诚将军。周振邦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部队首长安全,由于所在连队的特殊性,少有直面与日军作战的机会,加之周振邦1944年7月才进入部队,已是抗日战争后期,当时其所在部队接到了中央军委命令,战略转移至安徽、东北战区等地,虽然沿途基本没与日军发生正面战争,但周振邦却亲眼目睹了日军对中国老百姓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太惨了!我们的部队每到一个村庄,都能看到被鬼子烧杀抢夺后的景象,老百姓的粮食被抢走了、房子被烧了,更别说被鬼子杀害的村民们。”周振邦老人讲道:“当时,我刚刚跟随部队离开自己的村子进行转移,我们村就遭受了日军的洗劫,我姐姐的房子被鬼子一把火烧了。”

据周振邦讲,他们的村子是之后打过来的另一支新四军部队解放的,帮助老百姓重新建立了家园。在抗战期间,我党官兵以严明的纪律、亲民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拥护与支持,与广大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当时的百姓穷啊!没饭吃!但一看到是共产党打鬼子的部队来了,那叫一个高兴,都把家里仅存的一点粮食再分出一部分送给战士们”,周振邦回忆道,“我清楚地记得,有户老百姓家里就剩了点‘臭菜’(鱼腥草),还非要拿了出来给我们,这是什么样的军民情谊啊。”

据周振邦回忆,虽然当时我党部队还没正式提出“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纪律要求,但部队依然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当时每到一个村庄,战士们绝对不能打扰百姓正常生活、不能动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不能夜宿百姓家中。如果违反纪律,将受到严厉的军事制裁。

“部队每到一个村子,战士们就争着去帮老百姓干活儿,挑水、扫地、修补房屋、耕种收割粮食,只要有活儿,我们就干,那时老百姓也记不住我们都是谁,就知道这些人是共产党的队伍。”

“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建国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不管哪个时期,在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谁得了民心,谁就能得天下,咱们共产党就是最受老百姓拥戴的政党。”

采访最后,周老爷子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那些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根本就不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会侵占国家和百姓的一分钱……

 



上一篇: “身边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之边守真:肠子流出来也要坚持打鬼子
下一篇: “身边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之张靖:一定要把党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