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监狱警官帮她找回“封存”的记忆——女监民警张景洁唤醒失忆服刑人员
更新时间:2015-05-19
“她是谁?这么熟悉,为什么叫不出她的名字?”3月的一天,在北京市女子监狱七分监区内,一名女性服刑人员对着自己母亲的照片歇斯底里地重复着这两个问题,并不停地撕扯自己的头发。20分钟后,记忆的大门重新开启,现实世界在眼前逐渐清晰——“照片上的人是我妈,我叫李阿香(化名),我绑架人了,我真该死!怎么能这么做?”崩溃的情绪再度袭来。
失忆的服刑人员
“目光呆滞、流着口水、不知道自己是谁,日常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七分监区民警张景洁向记者谈起几年前李阿香刚入监的情况历历在目,“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问她叫什么,家住址在哪里,等等,她总是言语不清地重复一句话‘警官说我叫李阿香’。分监区服刑人员背地里都叫她疯子,谁都不敢与她接触。这姑娘还挺漂亮的……”张景洁不时摇头惋惜。
在查阅了李阿香的档案后,张景洁得知李阿香因绑架罪被判10年,经鉴定患有应激性精神障碍。李阿香原来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但自从谈了一个不务正业的男朋友秦某后,李阿香的世界也变得日渐灰暗,捉襟见肘。后来,在秦某的怂恿下实施了绑架。被公安机关逮捕后,秦某却将罪责全部推在了李阿香身上。虽然最终真相大白,秦某和李阿香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但李阿香还是因为秦某的“无情无义”而崩溃了……
张景洁向女子监狱心理矫治室的民警求助,心理矫治室的民警告诉张景洁,李阿香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接受不了现实的打击,脑部受创而产生的失忆。
“才二十几岁,总不能让她就这样痴痴呆呆下去吧。”虽然从来没有管理过这样的服刑人员,但张景洁却打定主意要帮助李阿香打开记忆之门。
“心病还需心药医。以前她熟悉的人或场景也许对她会发挥有刺激作用,帮她唤醒失去的记忆。”心理矫治室民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张景洁准备到李阿香的母亲那里寻找“心药”。
一张有“魔力”的照片
经请示监狱领导同意,张景洁准备到李阿香的母亲那里寻找“心药”。张景洁的家访让李阿香的母亲有些意外。当得知李阿香的狱中现状和案情,李阿香的母亲十分震惊和失望。在她母亲眼里,李阿香是个要强、乖巧的孩子。虽然是在家里排行老五,但却是六个孩子中最懂事、最能干的一个,母亲寄予了她很大的希望。“眼里有活,一年到头不闲着,总是找营生赚钱养家,为人也仗义,我最喜欢她,她和我也最亲。”李阿香的母亲渐渐泣不成声,她不能理解女儿为什么犯下这么重大的案子……
在张景洁的要求下,李阿香的母亲拿出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希望能唤醒失忆的女儿。当照片出现在李阿香面前时,李阿香的面容开始抽动,暗淡的眼睛像即将熄灭的蜡烛重新燃烧光亮起来,然后,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哭喊、大笑、抓狂、自问……一场痛苦的精神鏖战在眼前撕心裂肺地展开,同样身为女儿身的张景洁和心理矫治室民警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那里,悄悄地流泪,紧握着拳头,内心默默地为李阿香加油。
20分钟痛苦的精神挣扎后,李阿香在几度崩溃的情绪中恢复了部分记忆,对家庭成员和自我情况有了基本的认知。
麻雀如约一般在窗外叽叽喳喳的欢叫起来。春天来了,张景洁许下了李阿香尽快复苏的期盼。
“是张警官找回了我的记忆”
时常陪她聊聊天,谈谈儿时的美好记忆,憧憬未来的生活……经过张景洁8个月的不懈努力,李阿香渐渐恢复了全部记忆,接受了现实,并提出出工劳动的要求。看到活泼开朗的李阿香,女子监狱民警和分监区服刑人员都为张景洁“点赞”。
要强的李阿香很快成为分监区的劳动骨干,她的心和民警也走得越来越近。一次,张景洁和一名不服管理的服刑人员在分监区谈话时,这名服刑人员愈发激动,双手开始张扬起来。“就是服刑人员宣泄下情绪,宣泄过后就没什么了。”张景洁对这样的情况倒不少见。可令她没想的事发生了,李阿香突然冲了过来站在这名服刑人员面前,张开臂膀护住张景洁并厉声地对那名服刑人员说:“谁也别想伤害张警官,谁敢动她,我就和她拼了!” 此时,整个分监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场“小意外”上。
顺利地解开不服管理的服刑人员的心结自不必说,李阿香过激的反应也受到了分监区干警的批评。李阿香委屈地说:“是张警官找回了我的记忆,她是我的恩人,我只想保护她。”李阿香的话,让张景洁倍感欣慰。
目前,李阿香已经刑满释放了,坚强而又从容意地走在新生的路上。
张景洁说,也许我们的工作很多人不了解也看不到,但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成就,这份荣誉,尤其这场“小意外”,让我一次次在心里说“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