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狱探监送书成时尚
更新时间:2007-04-27
“这本最新版的驾照考试指南,是我妈今天刚送来的。年底我就要回归社会了,想出去后考个驾照,这里有很多路考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服刑人员李某向他人推荐《2007最新版驾照考试指南》一书。近来,北京市监狱服刑人员在给家人写信或打电话时,向家人索要学习类书籍成为时尚。
服刑人员读书“充电”,节假日成了“学习日”,家属接见成了“送书日”。北监6分监区大多数服刑人员让家人探监时送书,基本上改变以往要钱、要物的现象,受到家属的欢迎和分监区警官的好评。据统计,2007年1月至4月,家属共送来企业管理、法律知识、汽车维修、家电修理、英语和电脑教材等书籍400本以上。同时,分监区按照服刑人员自愿的原则,将家人送来的图书集中管理,统一编号造册,在分监区图书室开设专门书架。监狱专职思想教师李警官说:“读书能改变人,这种形式很新颖、很好。图书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这些图书的作用,为服刑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和谐的改造氛围。”
结合学习型监区建设,越来越多的服刑人员将读书列为改造生活的一部分,服刑人员从图书中汲取营养,促进思想改造,净化心灵,提高素质。监舍内,“读书族”手端书本,相互请教,相互学习,成了狱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书是一把新生钥匙,读书能提高素养和进行自我再教育,我也体会到了求知的快乐。”服刑人员赵某说。
结合兴趣小组的建设,监狱帮助和教育服刑人员树立“*真本领吃饭”的观念,将刑期变为学期。北监8分监区的“市场投资研究兴趣小组”,他们所选用的投资学、公司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图书全是家人送来的。服刑人员以《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中国证券报》公布的当日信息为基础,从技术的角度将理论与股市价格相结合进行模拟操作,预测股票价格走势。分监区多达15%的服刑人员参加该兴趣小组,各类违纪率均为零。服刑人员王某说:“在这种模拟的市场投资中,学到很多金融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修养和文化素质,拓宽了知识面,也从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新生的信心。”
除此之外,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社会帮教不断涌现,社会各界为服刑人员送来了大量图书。自2004年11月以来,北监与西城区图书馆共建服刑人员流动新生图书室,共交换图书5批2万余册。以“迎奥运、讲文明、促改造”为主题,通过开办“奥运文化进监区”书市等活动,多次接受社会各界和“拯救工程”的大量捐书。这些图书不仅满足服刑人员的求知需要,直接为日常改造服务,也为服刑人员的学习文化和掌握一技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为监管改造秩序的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