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考作文“劳动———”想到的
更新时间:2006-07-31
不少人关注中、高考作文,每每考试完毕,多会成为当日人们聊天的开场白,“你知道今年高(中)考作文题目吗?”大概还留有清光绪31年(1905年)废科举之前,那种一文定终身的影子吧。百年了,时间也不算远。毕竟科举曾在相当长时间里代表着人类取贤用才高明之处,毕竟曾经是一种国粹。而颇好舞文弄墨的我,总要用这些题目打打腹稿的。仔细剖析一下,更多的是因不受约束的闲散,满足一种与己无关的“超脱”心理罢了。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标志”,中考则是半命题作文“劳动———”。身为一名监狱警察,很容易想到“劳动改造”一词。外人一定会摸不着头脑。其实,出题人的思路应当是取之于“八荣八耻”。
劳动光荣,是少时品德课上学的知识,记忆犹新。自那之后,30多年的实践,我并未真正的弄懂其中的涵义。因为,就如深夜在无人的街上等红灯变绿灯一样,低头劳动的人往往会被骂作“傻子”。
晚间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审计署,对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结果,有516亿元违规经营资金。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线索51起,涉案金额86.84亿元,涉案责任人157名。在这些人里面,不乏有只以动一动手指的“劳动”就获取千百万收入的“人才”。原本在我的头脑中,大凡与农业有关的部门和人,都似我的父老乡亲,有着朴素的外表和朴实的心地。我不喜欢我的父老乡亲们被骂作“傻子”,即使本质上是用“傻子”还赞美他们。刻划了三千年的方块字,有着无比丰富的无比优美的词汇送给他们。但现在,我无力辩驳。
我从来不否认劳动,劳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实人生的过程。我不否认自己也有一夜暴富的心理,时常也会买几注彩票。但我从来不认为每天上班混下班,整日无所事事的就能挣工资,会是一种幸福。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至少要能够证实一下自己的价值。
在我们的系统里,有许多人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有时并不是因为这个岗位适合他,而是因为再没有更适合他的岗位了。一个人如果因为没有劳动能力而无法被安排时,应该是一种悲哀。就如我本人一样,参加工作14年,在一个部门连续工作就有12年了。其实,相当多的人不正是这样走完一生吗?当然,还有一些人干了一辈子,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是一些为了少干一些工作而斤斤计较,为了多得一些利益而锱铢必较之人。回到“劳动———改造”的话题,我到坚信劳动是可以改造人生的,向好有之,向坏也有之。
其实,搞出这篇文字,只是因为夜间太热,睡不着觉,无病呻吟罢了。我不敢“教化”别人,这远不是我的能力和我的目的。我相信,能静下心来读一读此文的,都不会是闲人,也不是庸人,真正的闲人是没有时间听我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