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是推动首都监狱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典型引路一直是加强监狱干警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五年来,全局涌现出各类先进集体203个,个人6294人次,其中三等功以上的先进集体:部市级表彰74个,一等功3个,二等功10个,三等功16个;三等功以上的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次,部市级劳动模范7人次,部市级其他表彰165人次,一等功13人次,二等功46人次,三等功429人次。他们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坚持依法治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为民,服务发展,坚持以提高改造质量为己任,科学教育改造罪犯;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坚持以正确履行职责为荣,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感召人、引领人。他(她)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首都监狱事业的无限追求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脚踏实地地耕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首都监狱事业的业绩,展示了新时期首都监狱干职的风采。天河监狱、良乡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清河分局前进监狱、金钟监狱;女子监狱监狱长李瑞华、女子监狱九分监区分监区长黄清华、北京市监狱研究室助理调研员李广兴,清河分局清园监狱十五分监区分监区长杨鸿杰、前进监狱九分监区指导员曹利华、清河医院工人谢红津就是这些先进模范中的杰出代表。
天河监狱作为首都流动监狱,坚持以“立足首都,面向全国,创建首都监狱窗口单位”为目标,充分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截止2003年8月份,遣送处共向全国各地遣送罪犯659批近3万名,在全国同行中树立了首都监狱干警的良好形象,而且取得了至今监管、遣送罪犯未发生脱逃、自杀等重大事故的好成绩。同时,加强干警队伍建设,不断创新罪犯教育改造载体,建立了“天河之声”狱内电视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改造效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基本素质考试考核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标兵)等荣誉,并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北京电视台《记录》栏目曾对天河监狱进行了半年的跟踪采访,编辑了《流动监狱》纪实片,在全国多个省市播放,并被译制成英文节目在美国华盛顿地区播放,成为了我国监狱人权斗争的良好宣传材料。
天河监狱、良乡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清河分局前进监狱、金钟监狱等五个单位在全局各监所中脱颖而出,成了首都监管战线的排头兵。它们紧紧抓住司法部颁布现代化文明监狱新标准,在全国开展新一轮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活动的有利契机,将创建工作融入监狱的整体工作,不断完善监狱设施,提高科技含量,美化罪犯改造环境;不断建立健全干警管理机制,规范干警执法行为,调整优化干警结构与配置,促进干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探索大培训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干警队伍的整体和个体能力,促进干警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不断创新罪犯管理机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狱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维护良好的监管改造秩序。2005年,它们通过司法部的检查验收,被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
李瑞华同志作为首都监狱系统的唯一女监狱长,她善于创新,紧密结合女子监狱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健康温馨、现代文明的女子监狱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战略目标。同时,她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在监舍内安镜子、重大节日化妆、为近视女犯配眼镜、穿睡衣就寝等罪犯管理的各个细节中,女子监狱的特色管理成了首都监狱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她敢抓敢管,要求严、标准高,讲民主、重集中,在队伍建设、监狱环境建设以及罪犯教育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警、爱护人才,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监狱成立至今保持了持续安全稳定,“法轮功”罪犯转化工作一直处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北京市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三八”红旗手、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她的务实,她的果断,她的奉献,她的正直,她的细腻,赢得了监狱全体干职的尊重,更赢得了罪犯的敬畏,称她是“可敬可爱又可畏”的监狱长。
李广兴同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理论功底。他坚持与时俱进,注意研究罪犯特点并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不仅成功教育转化了一大批顽危罪犯,成为教育改造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而且形成了《浅谈个别教育是改造罪犯的有效方法》、《谈“顽危犯”的教育改造》、《谈教育改造罪犯的方式方法》等一系列具有较好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李广兴同志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先后获得司法部评为个别教育能手、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多项荣誉,2005年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杨鸿杰同志被喻为首都监狱事业教育转化顽危罪犯战线上的一名斗士。他自1997年监狱成立集训分监区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在这个没有硝烟却时刻充满挑战的特殊战场中,杨鸿杰同志与清河分局形形色色的反改造尖子、危险罪犯面对面地斗智斗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衡之以法,建立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一套顽危犯教育体系。9年里,他管理和参与管理违纪罪犯1500余名、危顽罪犯70余名,并控制转化了有重、特大余罪的罪犯50余名,危顽犯转化率达到99%。仅2004年,他就直接转化危顽、重点犯8名,挖出狱内重大违纪8起,狱内预谋杀人一起,狱外重大余罪3起,为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实现首都监管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5年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谢红津同志是医院太平间的一名管理人员。他克服脏、累和恐惧心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面对各种因病死亡及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镇定从容,高度负责,认真擦洗、整容处理好每具尸体。与此同时,他还担负医院的氧气供应、排放污水、焚烧垃圾、修理空调等工作。多年来,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假日年节,一有需要,他就会即刻赶到医院投入工作,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谢红津同志仅1999年就存放尸体80多具,整容50余次,擦洗血污尸体30多次,处理垃圾5吨之多。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期间,他早出晚归,有时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认真按程序焚烧处理垃圾污物,出色完成了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谢红津同志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并多次被评为市局和清河分局优秀共产党员。
自市局第一次带代会以来,我局各级党委充分认识开展好典型引路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监狱实际工作,注重先进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积极采取措施,培养、选树、宣传、关爱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全局逐渐形成了以共产党员为主体,广大干警职工敬先进、爱先进、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老先进持续保持荣誉,再创新功,新先进不甘落后,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摄影 贾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