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国画家狱中帮教梅毒罪犯

更新时间:2015-06-04


 

522,原海峡两岸书法家联谊会秘书长、国画艺术家陈刚来到金钟监狱对罪犯何某开展帮教。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金钟监狱七分监区罪犯何某入狱之前,因私生活混乱,而感染上了三期梅毒,并逐渐到了难以治愈只能等死的地步。何某自暴自弃,不仅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妻子、女儿离他而去,还在一次吃饭过程中由于与他人发生打斗,失手用刀杀死了对方,并因此被判死缓。2004年入狱以来,他拒绝配合治疗,甚至还向民警提出申请,要求安乐死。就是这样一名对生命无欲自甘堕落者,却在民警和社会各界的教育、帮助与鼓励下,病情不仅得到了控制和好转,重新树立起生的希望,还找到了服刑改造生活的兴趣与寄托——绘画。

 从全局的头号顽危犯转变为充满文化气息的绘画爱好者,何某的传奇故事不仅在首都监狱系统内广为流传,还多次被当做教育改造好的典型接受局内外媒体记者的采访。2013年底,北京晚报记者针对何某的改造典型事例专门采写并刊发《京城“毒王”重生记》的通讯报道,引起了社会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好评。

陈刚先生今年66岁,自幼师从他的祖父,著名国画艺术家陈东湖先生学习绘画,对花鸟人物等国画造诣非常深湛,所创作品曾经先后多次获得各项荣誉。此外,陈刚先生应监狱局要求,当得知何某的改造表现和他在绘画中遇到画技提升的困惑后,欣然表示可以对何某进行绘画技巧方面的指导。

陈刚先生打开何某的绘画作品后,也有点儿惊讶,他表示,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笔墨纸张可选择性不多的情况下,何某的绘画作品已经具有了一定造诣。陈老围绕绘画技巧、颜色搭配、工具选择等方面内容,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他告诉何某:“术业有专攻”,作为初学者,不能花鸟、人物、山水全都想学,否则就会贪多嚼不烂,认为他应该先从花鸟学起;还告诉他,要想提高画技,一定要学会一只手握两支笔才行。

 近一个小时的指导时间转眼即过,何某感到意犹未尽。他激动地讲到:“通过陈老的指导我才知道,画画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和技巧,以前我是坐井观天,现在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最后,他向陈刚先生深深的鞠了一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离开金钟监狱前,金钟监狱曹利华副监狱长握住陈刚先生的手说到:“您看似是对一名罪犯绘画者的指导,其实是对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极大支持和帮助。我们对您的大爱精神深表敬意。”陈刚表示,何某的改造故事让他很感动,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下何某,他觉得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帮助教育罪犯是每一名社会公民的义务,今后如果要有这样的帮教机会,他一定还会积极参加。

 在谈到对于首都监狱的印象,陈刚这样说道:“旧社会的监狱一进门就是刑讯室,金钟监狱一进门就是一座医院,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监狱的文明程度。”



上一篇: 算“账”反省危害——北京市第二监狱引导罪犯认清犯罪危害
下一篇: 新生路上歌声飞扬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