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春色进大墙

更新时间:2009-03-31


    进入2009年,柳林监狱在“理解和谐,共创和谐”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了许多新鲜事、感人事,激发了服刑人员自觉改造的热情。
    传统文化讲演引“争鸣”
    3月初,柳林监狱新柳电视台开设了《服刑人员大讲堂》,由服刑人员景某主讲《中国远古时代的传奇人物》,在服刑人员中引起很大反响,如,二分监区的宋某等服刑人员针对讲课内容中某些观点和提法,有不同的看法,并要求与节目制作人员商榷。这种就科技文化知识“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出服刑人员较高文化素养,同时也折射了柳林监狱创建学习型监狱,构建和谐改造环境的现代化行刑理念以及科学发展的思路。每年,柳林监狱都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聘请于丹、张士广等社会知名人士来监畅谈读书的乐趣,利用视频播放手段,让服刑人员定期收看名家论坛等节目,监狱图书馆近万册藏书也成了服刑人员心仪的“珍品”,《北京新生报》《清河报》《柳林晓报》等监狱报刊更是把读书作为永恒的主题,引导服刑人员爱书、读书,从中找到健康、快乐、知识和激励。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读书让服刑人员学会了思考,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过,在每天的服刑改造中蜕变、转身、新生。
      亲情连线构建和谐
    “男人七分是石,女人三分是水。我会用水的耐力,去承担家庭的重担……”“监狱就像所学校,我的孩子学会了许多好的品德,懂得了勤劳致富的道理。”服刑人员的亲属含着热泪激动地说。这不是影视剧里的画面,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再现。2009年3月5日上午,柳林监狱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充分利用亲情帮教资源,请部分服刑人员家属的母亲、姐妹、女儿来到监狱,开展“同庆‘三八’节亲情话和谐”互动交流会。活动现场一片真情涌动,亲情融融,一张张贺卡、一句句话语、一声声问候,发自肺腑的感恩诗句,从服刑人员心中涌出:“作为一个罪人,我不敢想象和奢望自己的生命中再现奇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慢慢地褪色时,让我觉得平静而无奈地开始了日复一日地重复时,是这份血浓于水,沉重如山的亲情,让我知道,原来在我平静的外表下,还有一颗极易感动的心;让我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滋生着难以平息的,对亲情的渴望……”
      服刑关键词:零违纪
    按照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的服刑人员,至少要在监狱服刑14年。服刑人员夏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的刑期,服刑刚满14年就回家了,而且还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的奖励。让人更敬佩的是服刑人员夏某在14年服刑期间,创造了零违纪的良好纪录。现在“零违纪”是服刑生活中时髦的关键词,每年监狱评比“奥运之星”“改造之星”等改造积极分子,“零违纪”是首选的基本条件。随着和谐改造环境的创建,服刑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监区内呈现出你追我赶文明服刑的良好氛围,“零违纪”成了大家引以为豪的“资本”。在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当真善美走进每个服刑人员的心灵,懂得感恩的时候,踏实改造,“零违纪”就成了众多服刑人员积极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 传统文化热在大墙内升温
下一篇: 远远的关注 近近的关怀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