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经验型的超越

更新时间:2007-04-02


  •   

       ●专家干警是对经验型干警的一种超越。他们教育改造罪犯,既要凭经验,又要把经验提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
        ●评选专家型干警,北京局首开先河。虽然没有经验可循,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我们的干警除了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之外,还需要容忍能力。
       

          问:这次评选专家(型)干警在北京监狱系统还是第一次,对这项活动有什么看法?您在点评提到“开展这项工作有很多困难”,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因为这种评选没有经验可循,到底怎么去选,哪些干警作为候选人,中间的程序怎么来的等等问题,都是在摸索。昨天(21日)我来的时候,我就说,不管评几个,只要觉得这项工作应该做,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而且,专家型干警是对我们过去经验型干警的一种超越。过去我们凭经验,习惯怎么干(就怎么干),对不对没有上升到理性,所以,我觉得“专家型”既要凭经验,又要把经验提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这是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监狱干警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就我了解开展专家型干警评选在全国是首例,我觉得北京局这次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毫不隐讳地说,我过去,认为对北京局的理论研究水平是与首都的地理、条件、环境不相称的,但是这几年有很大的改观。通过几次讲课和与局里经常沟通接触,我发现很多同志都在很刻苦地钻研。我感觉这跟北京局领导的导向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活动本身结果怎么样并不重要,但是这种导向非常重要,会引导更多的干警去朝这个方向去发展。这种氛围非常重要,而且氛围的培养在我们国家,领导重视是一个关键因素。
        问:您认为监狱系统的专家干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答:应该这项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感觉,作为专家型干警,与一般干警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能做好日常实际监管改造工作外,应该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这种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转化,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个结合主要通过(改造)工作成果来体现。我们一般的干警平时也会接受各种业务培训,但这些知识在工作中转化表现得可能不是太明显。
        问:看了今天几位候选干警的论文和答辩表现,您觉得怎么样?
        答:他们总体上表现出了北京局干警的基本水平。可能由于现场气氛的影响,这几位干警表现得有点紧张,有些问题表达得还不是很流畅,讲得那么到位,但是,大家能明显感觉出来其中有些同志的经验非常丰富,也学习吸收了很多东西,给人印象比较深。比如陈俊同志在答辩中说到,经验是什么?(经验)就是自己做过的事情。理论是什么,科学是什么?就是沿着事物的规律去办事。话好说,实际工作中作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问:记得刚才您对杨鸿杰同志的点评中提到一句话———“你是一位非常朴实的基层监狱干警”,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杨鸿杰的现场表达可能不很流畅,但是他说到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几个案例让我很感动。因为一个干警面队自己所管的对象,能够做到骂不还口,确实需要很理性。一般人是控制不了的,他却能,而且在13次谈话之后,罪犯终于在他面前低下头来。所以,我们的干警除了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之外,还需要容忍能力。这种容忍是容你所管理的罪犯,不如你的人,(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所以我非常佩服他,非常尊敬他。
        问:记得在提问中,您作为评委问到“如何去处理和谐改造和强迫改造的关系”,您是不是觉得这是衡量监狱干警改造能力的重要内容?
        答:过去我们通常讲,罪犯改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强制阶段,这个阶段罪犯的改造是被动的,而我们干警的工作是主动,是进攻。等到他认识到自己的罪错以后的,进入一个自觉改造阶段,干警的工作主要是协调作用。“和谐改造”作为一个新的名词,我是持谨慎态度。监狱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提“和谐监狱”,我是明确反对的。和谐改造,涉及到干警和罪犯的关系处理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惩罚和改造。如果离开这个前提,罪犯改造都谈不上,就变成干警和罪犯之间的和谐改造,我认为要谨慎对待。
        问:您对当时答辩人的回答感觉满意吗?
        答:他的回答很朴实。和谐改造的本质要是对罪犯人权的一种保障,它的方向没有错,但是,提和谐改造要注意一个问题,防止它的副作用,别让干警丧失警惕,忘掉监狱的惩罚(职能)。作为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百家争鸣,应该大胆地去研讨、论证。                                            



    上一篇: 黄清华等4名同志被命名局级教育改造专家
    下一篇: 维护安全 意识先行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