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狱警”吴艳刚帮老病残犯走出监舍

更新时间:2015-11-17


   出工、种地、喂猪,是北京市延庆监狱二分监区吴艳刚区长对自己工作的调侃,他也因此被同事们称为“农民警察”。监狱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的比例高达80%,相比之下,吴艳刚所管理的二分监区属于轻病残服刑人员。该监区除组织服刑人员开展正常教育活动外,还承担着狱内70余亩土地种植、300多头生猪养殖的重务。

   工作繁忙,生活也不轻松,但吴艳刚始终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并扛起家庭的重担。

   大学毕业到延庆监狱工作,至今已有14个年头。

   “你看,这是我们队的‘V’形标志。” 吴艳刚扯起制服的衣领给记者看并打趣道。由于长年累月的田间劳作,阳光已晒出衣领口的“V”形在胸前,黑白分明。“这些年被太阳晒得都习惯了,要是不出汗都觉得难受。” 吴艳刚笑着说。

   70多亩田间地头,常能看到吴艳刚的身影,不是指导服刑人员种植就是亲自下地示范,“农民警察”成了大家对他的口头玩笑,也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他常说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吴艳刚说,他大学毕业刚到分监区工作时,第一天就是带着罪犯锄大墙周围的草。“只说不干假把式,什么工作都是干出来的。”直到现在,已过而立之年的吴艳刚还这样坚持着。

提出移动管理模式 帮病犯走出监舍

   近年来,延庆监狱在改造老病残服刑人员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集教育、诊治、康复于一体的管理教育模式。但是,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来说“全部走出监舍”仍然是个难题。吴艳刚提出了板块移动的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践中。

   服刑人员板块移动是以押犯分监区为单位,把工作区分成不同板块,服刑人员在不同的时间段在指定区域劳动,其他区域清空,干警随服刑人员移动。

   服刑人员王某因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19年,余刑8年。王某患有肝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双腿浮肿。他曾主动找到吴艳刚,说自己身体不好,在大田出工没有合适的岗位,心理压力较大。

   吴艳刚一方面叮嘱王某按时服药治病,一方面安排他到适应的板块移动出工。

   由于出收工来回要走上1600米,王某每天跟着走两遭,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不仅腿脚逐渐好转,还能跟随分监区其他服刑人员干一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活。随着身体越来越好,王某成了分监区改造的积极力量。



上一篇: “一站式”服务大厅让接见更便捷
下一篇: 罪犯借病拒改造 民警定规促感化——记北京金钟监狱民警王文忠
ysqg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