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监狱局清河分局潮白监狱总监控室,一分监区指导员杨利明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即使在与记者说话时,他也不时地回头去查看画面中的人物,“要盯住脸仔细看”,这是他的工作经验。
“读脸”预判危机、救得性命。常年的工作习惯,使杨利明练就出从“看脸色”预判危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利明主管的潮白监狱一分监区,被判处无期、死缓的罪犯占了八成。有的罪犯,出狱时已年过古稀或者到了耄耋之年,“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亮儿’了,生活没了希望,就可能抵触改造,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杨利明说,所以他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除了监控器,他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盯住脸”。
每天早晨列队,他都会仔细查看每名罪犯的面部表情、站姿和小动作。一次列队,他发现罪犯范某有异常。队伍散去后,他把范某留下问话,没说几句范某就嚎啕大哭:“您怎么看出来了?我遗书都写好了,您不找我,我真不想活了!”
原来,范某是独子,父母年纪大了,前几天得知父亲得了癌症,他想到父母有生之年自己不仅无法去照顾,反而还要让父母为自己揪心,越想越觉心灰意冷,便想到了自杀。
杨利明一方面通过思想工作帮助范某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一方面通过监狱领导的支持,妥善安排其家属来监狱探望,及时缓解了范某的精神压力。
帮兄弟叔嫂“解扣儿”。除了对罪犯,杨利明还很关注探视家属的行为,“通过查看家属的一些表情,可能及时遏制某种潜在危机。”
一次探视时,李某的妻子一直在哭,并且哭得与以前不同。杨利明立即找到对方交流。原来,北京籍的李某家里拆迁,妻子告诉李某,其弟弟霸占了其该得的拆迁款。李某听说后,发誓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死弟弟。
杨利明立即把李某弟弟找来了解情况,李某弟弟称,怕嫂子得了财产跟哥哥离婚,自己争财产是为了哥哥和侄子,所有归哥哥的钱,他一分未动。杨利明安排李某兄弟见面,兄弟俩真心倾诉,猜忌消除了,李某的心病也痊愈了。
杨利明认为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就在下一个会见日把李家叔嫂找来,当着李某的面,3人把这笔钱怎么用、怎么存都做了明确约定,叔嫂之间的隔阂化解了,李某的情绪也稳定了。
杨利明说,他一直在写书,他想把这些“盯脸”的经验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