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说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出于改造服刑罪犯,使之重返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的目的,利用奥运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挖掘其教育功能,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应有之义。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教育改造工作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结合点?
●10月27日晚,市局在天河监狱举行了全局性奥运主题教育成果汇报会。不同于寻常的工作总结,本次成果汇报现场播发了20分钟的专题片,有自创、自演的精彩文艺节目,还有外邀演员和罪犯同台表演,更像一场集纳声光电效果的广场演出。与其说这样的形式能够让人更直观地了解主题教育成果,不如看作它向我们传达了如今教育理念的变化。
奥运会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是给中国和北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当然,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也不例外。从2006年起,我局就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每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在罪犯中开展了贴近改造实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那么,三年来我们围绕奥运主题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对今后,这些经验和收获是否值得我们保持和借鉴的?为此,本报记者就我局奥运主题教育的相关问题,对市局教育改造处李士杰处长进行了专访。
我们的访谈是从一部名为“超越 共享 感悟 新生”的奥运主题教育电视专题片开始的。
20分钟的专题片
记者:李处长,在全局性奥运主题教育成果汇报会上,为什么要用播放专题片的形式来总结和回顾?
李士杰处长:(下简称“李处长”)在形式方面,这次奥运主题教育成果汇报区别于我们通常所看到文字汇报为主的总结方式。我们觉得,用多媒体语言来反映整个教育活动,形式上活泼一些,大家能够更直观、更有兴趣区了解信息,感受我局三年来所开展的奥运主题教育成果。
虽然时间很短,只有20分钟,但是信息量并不小。专题片包括序言和三个主体部分,序言反映了全社会喜迎奥运的氛围,并在此烘托下,切入首都监狱机关如何主动融入这滚滚洪流。第一部分叫“百年奥运 激情迎圣火”,回顾全局开展结合社会形势,开展丰富灵活的奥运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第二部分是“励志新生 奥运涌大墙”,主要展示把握奥运主题的思想教育和形式活泼的辅助教育有机融合,促进罪犯积极主动改造;第三部分“喜获硕果 圣火永不熄”主要总结了奥运主题教育活动一些成果。
记者:是不是专门为了回顾我局这三年在罪犯中开展奥运主题教育而拍摄的?
李处长:27日晚的整个活动是以奥运主题教育工作汇报为主线,但是这部专题片不仅是为了回顾总结而制作的。我想,更深层次的考虑是,为了记载这段历史,为以后的工作在音像素材方面留下历史资料。你想,百年奥运来到中国,而且就在北京举办,身边的盛典,万众注目的历史时刻,我们见证了也参与了这段历史,没有理由不去记录。而且,整个活动的安排都是与监狱工作、与罪犯改造紧密联系的。中间穿插的文艺节目,都是源自罪犯的改造生活、由他们自创、自编、自演的。可以说,这是罪犯这些特殊公民在讲述自己的难忘经历,更是首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记录自己的历史。
“超越”竞技本身,挖掘教育功能
记者:专题片的主题叫“超越 共享 感悟 新生”,为什么要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历时三年的奥运主题教育活动?
李处长:在策划这个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来表达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从撰写文本开始,我们就进行了认真的提炼,后来经过了反复的思考,最后才确定下来的。
就拿“超越”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奥林匹克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在参与,不分国界、种族、民族、地域等等,人人都可以在参与中分享奥运会带来的快乐和激情。涵义非常丰富。所以,奥林匹克精神是超越了政治、宗教、信仰、国界等诸多因素,让人们来欣赏竞技的力与美,感受奥运文化。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也体现了超越理念。在狱内服刑的罪犯,作为特殊公民同样可以分享迎接奥运的喜悦、奥运带来的快乐,更应该从领悟奥运文化中接受文明的洗礼,促进自身改造。
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了“欢乐、激情、振奋”的参与奥运、贡献奥运的热潮,奥运是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社会大形势,不紧紧地把握时代主旋律,并与之同步,那么,我们教育改造社会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都无从谈起。
记者:“超越”等理念对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具体在教育改造实践中应该如何去体现?
李处长:监狱是国家专门的刑罚执行机关,职责是教育改造罪犯,使之重返社会成为守法公民。例如上面提到的“超越”。奥运会体育项目的激烈竞争是众所周知的,也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出于改造服刑罪犯的目的,利用奥运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要超越体育竞技本身的。明确的说,就是通过体育竞技运动,挖掘奥运的教育功能。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说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通过萨马兰奇的话,我们了解,其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竞技,还有教育功能。如:奥林匹克文化、文明、环保、公正、公平、自由、平等,崇尚规则、遵循秩序等。这就与我们监狱特殊教育功能有相通之处。从这个角度说,奥运会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活教材。
关键是教育改造工作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结合点要如何去把握?三年的奥运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奥运礼仪引导改造行动,以奥运精神激励改造意志,以奥运文化驱动改造思想。从2006年开始,我局开展的“百年奥运我参与 励志新生我贡献”系列教育活动历时近三年的时间,牢牢把握住了这个主线和思想核心。在基层单位的具体教育活动能够直接体现。例如第二监狱,在组织比赛期间,就结合每场比赛,对参赛选手进行规则教育,对观看的罪犯进行文明观赛教育,不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场下观众都没有发生各种不良以及不文明的现象,更没有出现违纪行为;女子监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绿色奥运—让我们的监区更清洁”主题活动,使服刑人员通过清扫环境卫生,净化语言环境,达到克服生活陋习,培养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目的,也会促进改造环境更加和谐有序。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活动,我们都在挖掘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功能。
融合: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辅助教育的形式
记者:在罪犯中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是辅助教育工作;而公平、秩序、文明等法德教育,则是思想教育内容。二者都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奥运主题教育活动如何结合起来?
李处长:在今年司法部召开的教育改造工作会上,我局作了典型发言,谈的主要内容就是奥运主题教育活动中把思想教育和辅助教育的有机结合。活动中,我们积极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良好运作模式,不再像以往那样各自孤立的进行,强调以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实辅助教育的形式,既让抽象的理论教育有了现实的载体,也使直观的教育形式有了充深刻的思想内容,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例如:“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改造”和“百年奥运我参与、励志新生我贡献”思想教育活动,把握住了奥运精神的主题。于是,全局性的艺术节活动中,演讲比赛、文艺作品创作、书画手工艺作品评比展,都是立足于迎奥运、促改造这一主题,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来源于改造生活、来源于改造感受的艺术精品。在倒计时一周年时,为了促进奥运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局制作了“百年奥运我参与、励志新生我贡献”百米条幅,组织所属12所监狱(所)的一万余名服刑人员进行签字,充分表达了广大罪犯身处大墙,关注、支持并积极投身奥运的热情,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奥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所以,辅助教育活动中,如果注入思想内容,就不是简单的玩一玩,会有持久生命力;而,思想教育有了生动活泼的形式,也不再枯躁、空洞,会产生吸引力。
奥运会留给我们许多财富
记者:通过三年奥运主题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您认为有哪些东西值得总结?
李处长:谈几个日常工作中的小变化。奥运会召开前,许多监狱都在添购电视机,为的就是组织罪犯观看奥运会比赛。而且,根据不同罪犯的需求,干警在组织管理上就突出了人性化理念。例如有人喜欢看篮球,有人却想看田径,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原来只是一个同道一台电视,就固定在一个频道,无法调整。不管比赛是否结束,是否有人还想看,到点了就关电视,收回。现在不一样了,干警可以让看篮球的集中在一个监舍观看,看田径的再另一个监舍,充分考虑了罪犯观看比赛的合理需求。碰到开幕式和精彩比赛,会适当调整劳动、学习时间,让罪犯观看比赛。琢磨这些小变化,不是我们管理理念上的突破和更新吗?
从我们的角度看,主要还是行刑理念在变化,特别是教育社会化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改造罪犯,以后适应社会,遵纪守法。但是,我们也知道带着监狱人格的烙印,是无法正常融入社会的。那么,教育改造的理念应该从根本上与社会同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与时代变化、社会形势同步。本次奥运主题教育活动表现得很鲜明,社会的奥运氛围轰轰烈烈,监狱里的罪犯不能错过这个参与社会的过程。通过有效的宣传、组织,营造氛围,要求社会人士来到监狱,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吸引和鼓励最大多数罪犯的参与,并激励其作出积极贡献。实践也证明了,他们参与进来了,善的一面调动起来,尊重并发挥其特长,成为了积极因素,监狱的安全稳定也有了保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利于社会化。
当然,还有许多单位创造了好的活动形式和工作载体,在大的奥运主题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确实非常用心,也有创造力。所以,在汇报会上,给所有监管单位都颁发了组织奖。
记者:您觉得教育活动会对罪犯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李处长:刚才,我们谈的都是从干警活动组织者角度出发的。但是,如果罪犯这些改造主体不主动起来,所有的教育内容、再好形式,也决不会有什么效果可言的。至于会主题教育活动有什么效果,可以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近三年来,百米条幅签名的罪犯达1万5千余名,奥运知识竞赛1万2千余名参加,罪犯创作书法、绘画、手工艺品700余件,创作文艺作品300余个,报名演讲比赛的700余人。许多活动是在本单位经过初选和预赛的,参与面更广。教育的覆盖面有了,罪犯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调动起来。有一些个案体现地更加明显,这里就不细说。
应该说,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全社会、监狱工作都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需要认真总结思考,更值得永远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