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罪犯就业竞争力的有益尝试
更新时间:2006-08-11
日前,分监区刑释人员范某给分监区打来电话时激动地说:“我现在已经是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开发经理了,我能从只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罪犯,发展到今天从事软件编程工作,都是得益于分监区在电脑生产劳动中对我的技术培训,正是电脑劳动和技术培训为我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最新的实用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电脑劳动和培养技能的这个大舞台,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分监区在电脑生产中,非常注重罪犯劳动改造与提高其就业谋生能力的紧密结合。他们为了帮助罪犯克服脱离社会时间较长、与时代发展不能同步的弱势,打造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分监区在电脑劳动中强化实用知识、技能的含量,加强罪犯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虽然电脑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技巧性,但分监区依然强调罪犯劳动中的技术培训,他们从零基础起步,从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开始,一步步地教授罪犯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深化技能学习,一方面把罪犯按照各自的特长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针对性强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对罪犯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或者组织大家共同攻关,或者请有经验的“技术高手”进行传帮带,及时予以解答,确保每一个人都学到扎实实用的电脑知识。
分监区经过实践和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确保罪犯回归后不再犯罪,最根本的就是要让罪犯掌握真才实学,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分监区罪犯的综合素质和电脑操作能力逐年大幅提高,不仅在历次计算机考试及高自考中均有上佳表现,而且罪犯所从事的劳动项目,也从过去单一的文字录入,发展到今天拥有软件汉化、多媒体翻译、工程概预算、CAD制图、3D 建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Flash设计和大型古建软件开发等多种复杂的、高科技含量的生产项目。
正是这些科学的管理举措和具有特色的改造手段,使分监区自2003年至今的刑满释放人员不仅解决了就业谋生问题,而且很快适应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多名人员找到了与电脑相关的工作,并逐步成为所在公司的骨干力量:如范某原学历仅为高中,入监以前没有接触过电脑,但是通过参加电脑劳动,自学成才,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他目前在上地某IT公司从事程序开发;徐某也是如此,释放后在某职业教育学校教授电脑开发课程,而陈某则成为了某民营大型公司主管信息系统的副总经理。
分监区领导在与范某通话的时候最后表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电脑劳动的广阔前景,也深切地体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髓,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沿着这条路子大胆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