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守护者李香寒的“希望之树”

更新时间:2022-04-24


  • “什么是希望?”

    “我还有希望吗……”

    在一次班组会上,罪犯七嘴八舌地小声嘀咕着各自的心思。这是女子监狱管班民警李香寒在以“希望”为主题,组织班组罪犯开展的讨论交流。

    李香寒2018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女子监狱。工作四年来,对于罪犯改造工作,她也有了自己的体会。她说:改造罪犯要“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作为管班民警应有追本溯源的耐心与韧劲,处理班组问题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带领罪犯厚植“希望之树”,让“希望”引领罪犯逐梦新生。2021年,李香寒所管班组获得“局级优秀班组”称号。面对班组罪犯缺乏改造动力、班组融合不够,缺乏向心力的管理难题,李香寒经过认真细致的综合分析,将“强化认罪悔罪教育,精准消解改造乏力,全面激发改造动力”作为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


    工作中,李香寒积极探索构建“三点、四步、一体”的多维协同体系,建立班组相信希望、制定目标、追求目标的三点“子目标”;采取“四步走”培植希望之树:“自观+叙事”寻找希望,“团体咨询”连接希望,“情绪控制”增强希望,“省察共治”回顾希望;通过四个阶段步步深入,搭建沟通桥梁,促进罪犯正视自我,聚力汇能,实现班组一体化发展。“通过播种希望的种子,培植出枝繁叶茂的希望之树,最终形成欣欣向荣的希望之林。”


    李香寒开设了“希望之课”“希望之舞”“希望之声”“希望之书”“希望之画”五大活动版块。她为罪犯讲授《点燃心中的希望》《觉醒年代》系列课程,带领罪犯排练“你笑起来真好看”健身操,将《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班歌,组织罪犯朗诵经典诗词,举办读书沙龙,共同分享《苦难辉煌》《遇见未知的自己》等经典和心理健康书籍,组织罪犯创作《希望如诗如画》班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希望之树”,并写下希望寄语和改造目标。这些形式新颖的班组建设活动,极大激发了罪犯的参与热情,也让希望之光点亮了罪犯的改造之路。

    李香寒爱好广泛,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学心理学。工作中,她尝试将“四共建设”与积极心理学相互融合,通过查犯因,定计划,开展特色团体心理活动,有效矫正罪犯的消极改造状态。班组有一名罪犯万某,她性格高傲孤僻,固执己见,服刑意识比较淡薄。在指导她查犯因的过程中,李香寒运用“自观+叙事”方法,仔细倾听她反复讲述案情经过及过去的生活事件,引导她与自我对话,看清自己性格缺陷和思想问题,剖析自身存在的犯因性问题,进一步正视现实,并鼓励她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重塑人生希望。罪犯沈某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曾被诊断为抑郁症。李香寒通过亲情修复入手,帮助她走出阴霾,并鼓励她将自己的真实改造经历写成《希望蜕变,扬帆起航》情景剧本,在班组活动中展演,进一步提升了沈某的信心。当再次谈起对“希望”的认识时,罪犯这样说:“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希望,真正的希望就是放下自我,珍惜爱与温暖。”




    上一篇: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给未成年罪犯举行了特殊的成人仪式
    下一篇: 罪重刑长 双目失明 如何让他重燃新生希望?
    ysqgk.jpg